技術研發
項目 | 全新料(純PP) | 抗沖擊改性PP | 添加回料的PP |
懸臂梁缺口沖擊強度/KJ/M2 | 45.8 | 57.9 | 5.8 |
-30℃懸臂梁缺口沖擊強度/KJ/M2 | 5.7 | 12.1 | 3 |
拉伸強度/MPa | 29.7 | 29.2 | 28.9 |
斷裂伸長率/% | 47.1 | 289.4 | 135.9 |
彎曲強度/Mpa | 27.3 | 20.5 | 26.7 |
彎曲模量/Gpa | 1.05 | 0.87 | 0.96 |
密度g/cm3 | 0.91 | 0.9 | 1.06 |
熔體流動速率(230℃,216KG)g/10min | 3 | 2.7 | 2.3 |
現象 | 產生原因 | 處理措施 |
產品不足(殘缺)圖1 | 1. 材料熔體流動速率低,流動性差,造成工料不足。 | 1.選用熔體流動速率較高的材料。 |
2. 模具空氣過多及排氣不良,導致模具型腔填充不滿。 | 2.增設或擴展排氣通道。 | |
3. 注塑溫度低,壓力小。 | 3.提高注塑溫度和壓力。 | |
飛邊-圖2 | 1.模具鎖模力不足。 | 1.提高鎖模力。 |
2.模具變形。 | 2.修整模具。 | |
3.材料熔體流動速度過高。 | 3.選用熔體流動速率較低的材料。 | |
4.注塑壓力大。 | 4.調代注塑壓力。 | |
產品脆裂-圖3 | 1.材料選擇牌號不對或加的回料過多,原分子結構遭到破壞。 | 1.選擇適用于厚壁的材料和使用全新料。 |
2.產品結構或模具結構不合理,注塑過程中有方向性,產生內應力,尤其沿料流動方向更易開裂。 | 2.調整成型工藝和后處理工藝。 | |
3.模具溫度和注塑溫度設置不當。 | 3.合理調整模具溫度和注塑溫度。 | |
4.嵌件位置設置不當或未預熱。 | 4.優化設計并對嵌件預熱。 | |
5.作業過程中野蠻裝卸,使用不當。 | 5.作業過程中輕拿輕放,正確使用。 |
看外觀 | 1.看產品是否完成,無殘缺變形。 |
2.顏色均勻,無明顯色差,色澤鮮艷透亮。 | |
摸產品 | 1.用手摸產品表面是否光滑,四周和把手處是否有毛刺。 |
2.組裝部件是否得當,堆碼是否穩妥。 | |
3.產品是否已自然老化,老化反應在產品發硬,變脆,而優質產品手感比較柔軟且有韌性。 | |
稱重量 | 1. 稱一下重量,從原料聚合工藝和物理性能來說,比重輕示為結晶低,純度高,雜質少。 |
2. 相同尺寸結構且壁厚一致的產品,使和相同的原料和工藝生產,除了以上兩個特性外,重量輕的較好。 |